星月文学

第一百五十六章 ~第一百六十章

猫腻2023 年 6 月 10 日Ctrl+D 收藏本站扫描 星月文学 二维码,微信也能看小说!

关灯 直达底部

如观主这种层次,虽不能掐指便知未来,但心意微动便知吉凶,普通意义上的偷袭没有意义,除非宁缺手中还握着铁弓。

余帘没有隐藏踪迹,就这样从风雪中走了出来。

“在这座城里,无法与昊天沟通。”

她看着观主说道,然后把双手伸到空中——二十三年蝉大成,一双小手稚嫩幼美,在风雪中就像是两片稍大些的雪花。

随着这个动作,满天雪花骤然一静,然而继续下落,只是不再轻扬微飘,每片雪花都开始剧烈颤抖起来,破风而舞。

片片雪花高速震动,发出低沉而密集的声音,就像是无数只蝉在同时振翅。街道旁的屋檐上有片黄叶,被风卷起至雪空之中,瞬间被撕成碎絮。

“没想到你已经通了天魔境,成了魔宗百年来第一个破五境之人,要知道莲生都无法破除心劫,至死不敢踏出那一步。”

“林雾,你果然不凡。”

观主抬头望向天空,看着自天而降的亿万朵雪花,想着那人,脸上露出佩服的神情——任何能把二十三年蝉收为弟子的人都值得佩服。

“好在我用了一生的时间,才让这座城终于有了一道缝隙。”

他感慨说道,然后向空中伸出手掌。

他的掌心向天,仿佛是要承接那些纷纷落下的雪花。

然而落下的不是雪花,而是一道磅礴的力量。

厚实的雪云覆盖着长安城。

那道磅礴的力量来自天穹,来自云层后方的太阳。

非人间的力量降临人间,惊神阵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反应,数十道极为雄浑苍劲的气息,自长安城街巷之间生出,灌入雪云之中。

然而惊神阵受损,朱雀大街上的天地气息流转有些凝滞缓慢。

那道磅礴的力量落在了长安城上。

天穹里厚实的雪云瞬间被撕开一道笔直的裂缝。

雪云裂缝的下方,便是笔直的长街。

此时站在朱雀大街上向天空望去,便能看到一幕神奇的画面,覆盖苍穹的雪云中间出现了一道裂缝,缝中是湛蓝的青天。

清丽的阳光从青天洒落,照耀在长街上,把街道上的建筑与雪花照耀的清晰无比,甚至还涂抹上了一层圣洁的金光。

满天雪花都变成了金色,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。

云层间渗落的阳光和那道磅礴的力量,便要落到观主的身上。

这就是五境之上的力量。

这就是真正的道门神术:天启。

……

……

余帘站在风雪里,黑色的马尾辫轻轻摇摆。

她觉得雪花有些微寒。

她也已经逾过五境那道门槛,她见过熊初墨使用天启神术。

但她想不到这个世界上居然有人,能够如此轻描淡写地施出五境以上的手段,仿佛信手拈来一片雪花那么简单。

她看着雪街对面那个犹自感慨的道门第一人,忽然低头。

她看着鞋前的积雪,开始用自已的目光写字。

她写的非常专注。

夫子让她写字写了很多年,写的便是自已的世界。

雪地上出现第一道笔画,她自已的世界便出现在雪街之上。

满天雪花狂舞而起,边缘与空气高速摩擦。

蝉鸣之声愈发高亢。

亿万片雪花变成了透明的翼,振而疾飞,瞬间覆盖了朱雀大道的上空。

从云层裂缝里洒落的清光,落在这些如翼般的雪花上,开始向着四周折射,长安城的空中仿佛多了无数片金叶子。

一道极淡却极强大的气息,随着雪花的飞舞,笼罩了整条雪街,在昊天的世界里,割据出一个崭新的世界。

没有一片雪花落下,没有一丝阳光落下。

雪花也不再融化。

雪街回复寒冷清幽。

清影笼罩着观主的身体。

……

……

观主静静看着那个风雪中的小姑娘。

直到此时,他才知道她的真实境界,已经到了这种程度。

他举起右手遥遥指向雪街那头的她,四指渐屈。

然而他的食指还没有来得及点出,风雪中忽然传来一道极暴烈的呼啸声。

那是某种圆形物事与空气高速摩擦所产生的声音。

有一物自长安城北呼啸而至,高速旋转,破风震雪,势不可挡。

万雁塔在城北,破空而来的是一串佛珠。

黄杨大师的佛珠。

佛珠在风雪中高速旋转,隐隐可见上面还有血迹,应该是大师的心血。

很多年前,黄杨在西荒深处开悟,起因便是同伴的血,滚烫的血。

所以染着他心血的这串佛珠也很烫。

烫到燃烧起来。

一道极慈悲却又极暴烈的火性,随着佛珠的旋转,向着周遭的风雪不停喷吐,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,都被燃烧起来。

雪花触着佛珠,没有融化成水,而是直接变成虚无。

黄杨大师是佛宗大德,世间有数的强者,而且这串佛珠上染着他的心血,焚心以火,对于道门强者最脆弱的道心威胁极大。

朱雀大道上空出现一道火线,风雪骤惧。

呼啸破空,然后骤静。

燃烧的佛珠,套在了观主的手腕上。

余帘抬头,清稚的眼眸深处有雪花飘落,她身上的院服轻飘。

雪街上的天地气息发生了一丝颤动,某人也即将出现。

此时观主被蝉翼世界隔绝了与昊天的联系,又被黄杨大师的燃烧佛珠羁绊,再没有办法通过离开这条雪街,哪怕他眼中无距。

这就是书院的安排。

下一刻便是真正的攻击。

然而观主的神情依旧宁静。

他望向自已手腕上的那串佛珠。

佛珠正在燃烧,却连他的青色道衣都没有点燃。

他的目光落下,便是心念一动。

无数劫前,来自远古的那道寂灭寒意,随着他的目光落在燃烧的佛珠上。

佛珠上的火焰骤然熄灭,仿佛变成了枯死的木球。

此为寂灭。

五境之上。

……

……

须臾之间,雪街上便出现了两种五境之上的境界。

二者都来自观主。

但他依然在雪街上,在满天风雪之中,在余帘的世界里,无法离开。

数百丈的雪地上,出现一对脚印。

雪花落在棉袄上,然后消失。

是棉袄在风雪中消失。

大师兄出手了。

观主双眉微挑,右手如苍松迎风而回,握住腕间那串佛珠,在原地消失。

半道雪街,是一个小世界。

棉袄与青色道衣,在风雪中时隐时现,到处出现,倏尔在北街的雪井边缘,再现时则在南方的店铺旁。

观主和大师兄,便在这半条雪街上追逐。

以无距境界追逐。

在如此小的范围内,以超过思维的速度移动,只是片刻时间,其间的凶险,却比此前六日二人在山河间追逐加起来还要恐怖!

风雪再起,余帘垂在腰间的乌黑马尾辫再次摆荡起来。

她的神情平静而专注,清亮的眼眸深处雪花渐密。

天魔境被她催动到了极致。

无数片雪花在朱雀大道上空飞舞,每一片雪花便是一只蝉,满天雪花满天蝉,无数道恐怖的杀意纵横于雪街之上。

这半条雪街是她的世界。

观主的身法再快,也无法快过世界本身的规则。

一片雪花在户部清水司副衙门前缓缓落下。

那里本来什么都没有。

但当那片雪花落下时,却响起了撕裂的声音。

观主被满天风雪逼出了身形。

他的青色道衣前襟上,多了一道锋利的裂口。

……

……

万雁塔顶。

黄杨大师盘膝而坐,合什呤诵着经文,身前滴滴鲜血如浊泪。

石塔下,数十名寺中僧人跪坐在雪地里,同样不停呤诵着经文。

……

……

观主右手腕上那串佛珠不再燃烧。

却也没有落下。

佛珠变得殷红无比,就像石榴子般好看。

风雪中隐隐有经声传来。

佛珠正在不停缩小。

……

……

衙前石阶上覆着白雪。

大师兄出现在雪阶下,当头一棍击向观主的头顶。

观主神情微肃,呛啷一声拔剑斩之。

大师兄的双脚陷进雪地里。

一道鲜血从唇角渗出。

但他不退,挥棍再击。

观主举剑再斩。

看似简单的动作,实际上非常不简单。

此时的剑与棍,都在无距的境界里挥舞,已经超出了速度的概念,只是极短的刹那时间,剑与棍便不知相遇了多少次。

大师兄的棉袄上全部是血,棍上多了无数道浅浅的剑痕。

观主的神情越来越凝重。

雪街那头,余帘忽然向前踏了一步。

满天雪花,向观主的身体落下。

观主挥袖,蝉鸣骤哑,风雪骤辟,乱成一团。

没有一片雪能落到他的身上。

观主横剑而退,然后举掌向天。

无数道磅礴的力量,自天而降,从云层里的裂缝里落下,就像是雷电一般,落在满天雪花中,落在透明的世界屏障上。

雪街震动不安,檐上的积雪簌簌落下,有如瀑布。

余帘闷哼一声,停下脚步。

观主随意一掷,把道剑掷入风雪之中。

然后下一刻,他出现在大师兄身前,格住那根木棍。

他只用了一根拇指。

木棍震动不安,天地气息大乱。

大师兄退回雪街那头,抚胸咳嗽,痛苦不堪。

观主重新望向自已的右手腕。

那串殷红的佛珠,还在不停缩小,将要锲进血肉里。

他眉头微蹙,似有些不喜。

风雪骤宁。

观主的身躯仿佛瞬间变大了无数倍。

事实上,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风雪里。

但却有一道宏大如海,无边无量的气息,瞬间充斥了整个空间。

佛珠骤然崩断。

数十颗佛珠,嗤嗤破空而去。

清水司衙门的门上出现数个浑圆的洞口。

不远处有道围墙垮塌,烟尘微起。

那些佛珠温度很高,虽然没有燃烧,触着木头这类的物事,便有火势生起。

风雪依旧,火势渐熄。

……

……

万雁塔顶。

黄杨大师痛苦地抚着胸口,手掌间全是鲜血。

他看着南方那条雪街,声音微颤道:“居然是无量!”

佛宗绝学:无量。

亦五境之上。

第一百五十七章 雪在烧

万雁塔的石窗上有道破口——是被剑刺破的。雪花从破窗处飘入,落在黄杨大师染血的袈裟上,那把剑却已经消失无踪。
余帘感受到身后空中那道凌厉的剑意正在回来,眉头微蹙,挥手拂雪入高空,抵御住不停落下的天启神光,然后终于向前踏出了一步。
此时的她看上去就是一个可爱普通的小姑娘,然而随着这一步踏出,气息顿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,仿佛变成了千军万马。
她的双脚仿佛不是踩在街面的浅雪上,而是踏在空旷的荒野间,落足如槌,大地如鼓,南城的地面随着她的脚步而震动起来!
风雪消散,余帘破风炸雪而去,只是瞬间,只是向前踏了一步,便来到数十丈外的清运司衙门前,一拳击向观主的面门。
她的拳头很小,看上去就像棉花糖一样可爱,但观主的神情却骤然间变得极为严肃,甚至比先前看到余帘施出五境之上的天魔境更加凝重。
因为此时的余帘不再仅仅是书院三师姐,而且回复了当代魔宗宗主的身份,她的拳头代表着魔宗的根本,那就是力量。
作为千年以来天赋最高的魔宗宗主,这种状态下的余帘,毫无疑问有资格被称为一代宗师,有资格向任何境界的强者发起挑战。
观主很清楚,那个破雪而至的小拳头,看上去是那般的无害,甚至显得有些孱弱,但如果让这个拳头落在实处,可以把一座山击倒。
掌起无风,绵柔有若薄雪落湖。
观主伸出右掌,挡住了余帘的拳头。
他没有被这个小巧而恐怖的拳头击倒,因为他不是青山,不是大河,他是可以纳百川的海洋,他是充塞天地间的空气。
看着拳头前的手掌,看着近在咫尺的观主,余帘稚嫩的脸上没有一丝情绪,平静冷静至极,以至于生出一股妖异的味道。
啪的一声,长街地面上覆着的浅雪被震得离地弹起,坚硬的青石地面上,出现了无数道裂痕,就像是一张蛛网。
余帘落在后方的右脚,便踩在这张蛛网的中央,敛伏了整整二十三年的力量,仿佛无穷无尽,从她娇小的身体里向着长街间涌出。
乌黑的马尾辫被震散,在她身后飘舞,如同鞭子一样,把那些雪花抽得凄惨不堪,道道劲气如锋利的刀刃般在墙上刻下极深的痕迹。
她没有用天魔境,没有再造一个小世界,没有用任何玄妙的法门,只是把自己最简单也是最可靠的手段冷酷地砸将过去。
那就是力量,最极致的力量,最绝对的力量。
雪街之上,只有力量在呼啸,在这一瞬间,就连依自然而生的天地元气,都被这具娇小身躯所散发的力量震慑得向远处逃逸。
在这种情况下,即便她撤了蝉翼构成的小世界,观主依然没有办法进入无距,只能正面迎接她的拳头,正面抵抗她的力量。
她是当代魔宗宗主,看似弱小,实际上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,她相信就算是观主面对自己的力量,也只能逃避。
因为再像海洋,也不是真的海洋。
而无法逃避的时候,你能怎么办?
雪街之上,绝对而纯粹的力量纵横呼啸,观主的道髻瞬间被割散,长发飘舞在青色道衣之后,看上去有些狼狈。
余帘看着他,很想知道这个答案。
她马上就能知道这个答案。
发丝在观主的眼前飘落,他静若古井的眼神没有一丝扰乱。
紧接着,有一片雪花在他眼前飘过,掠过睫毛,越过黑色的眼瞳。
纯白的雪花仿佛进入了黑色的眼瞳。
黑色的眼瞳颜色渐渐变淡。
或者说,那抹误入眼中的雪花开始变深。
那便是灰色。
观主的眼眸变成了灰蒙蒙的一片。
不惧风雨的深井,变成了枯井底的阵年尸骨。
观主的眼眸渐渐变灰。
余帘感受到力量像风一般流失,脸色微微变白。
在这一刻,她想到了某个传闻,眼眸骤寒,生起一股难以遏止的怒意。
她不准备收拳。
她入书院后,夫子只教了她一门功课,那便是写字。
写字是自成世界,也是清心寡欲,是慎怒。因为夫子知道她很喜欢生气,尤其是变成女生之后。所以二十三年来,她没有动过怒。
但她这时候很愤怒。
她一直都很厌憎道门里的这些杂碎。
观主毫无疑问是道门里最杂碎的杂碎——当这个杂碎用改造过的明宗功法来对付她这个明宗宗主时,她的怒意到了极点。
观主静静看着她的眼睛。
他的眼睛是那样的灰,那样的平静,那样的死寂。
在街上飞舞的雪花,仿佛失去了气流的支撑,惨惨然向地面坠去。
就像是被人撕掉了双翅的寒蝉。
如果任由情况这样发展下去,或者是观主先用灰眸获胜,或者是余帘在力量没有消失之前,把观主杀死。
后者发生的概率,大概只有两成。
但余帘被老师压制了二十三年的怒火,一旦燃烧起来,可以燎原。
所以她想赌这两成。
更关键的是,她非常清楚自己顺情随意,借二十三年积蓄战意,才能有这两成的机会,一旦错过,她不知道还能不能有这种机会。
有一个人,不愿意给余帘赌这两成的机会。
因为他是大师兄,如果真到了绝境时刻,要拿性命去赌,他认为也应该是自己去赌,而不能让师妹去做这件事情。
风雪微飘,那件旧棉袄便出现在余帘的眼前。
也出现在观主的灰眸前。
那件旧棉袄上血迹斑斑,却依然干净。
就像穿着棉袄的这个书生,行千山万水,满身灰尘,依然干净。
唯洁唯净,没有涂抹颜色,便无法被你染色或是夺色。
旧棉袄在风中轻飘,大师兄气息宁静,没有一丝溢出体外。
他举起手中的木棒。
观主向后退了一步。
大师兄拿起木棒,向覆着浅雪的街面敲下。
每一棒都是一道木栅。
他是夫子首徒,对惊神阵的了解,远在世人之上。
敲击之间,他借了长安城里的天地气息。
数棒落,便是一堵历经千年风雨的厚实城墙,出现在雪街上。
观主在城墙的那头。
他和余帘在城墙的这头。
观主伸手至雪空之中,握住自万雁塔飞回的道剑。
然后他举剑刺向身前的城墙。
他的这一剑,就像先前余帘的那记拳头一样。
纯粹至极,强大至极。
没有力量,只有道。
道剑挟着他浸淫一生的剑道。
城墙顿时破开。
木棒上出现一道清晰的剑痕。
剑锋如风雪般卷过,漫过木棒,嗤的一声刺进大师兄的左肩。
剑锋入棉袄三分,鲜血始现。
余帘伸手抓住大师兄的腰间,就像抓猫一般。
她的力量极大,所以速度极快。
剑锋渐前。
却渐渐从棉袄里抽了出来。
因为她的手比观主的剑速度更快。
大师兄的草鞋在雪地上滑动。
他举棒再打。
观主神情平静,举剑再刺。
余帘清啸一声,檐雪崩落。
娇小的身躯里,迸发出的啸声,就像是天降的雷霆。
她收回了所有的力量,然后集中到自己的右拳上,向前轰出。
漫天风雪,像蝉翼一般,始终覆盖着惊神阵的那道缝隙,折射着阳光,散发着金色的光泽,就像是无数片金叶。
此时余帘收回气息,她的世界自然崩塌。
长安城上空那片金色的雪花,暴烈地燃烧起来,美丽得令人心悸。
雪在烧。
雪终于被烧融,出现了一道裂缝。
那道来自天穹的磅礴力量,终于落在了雪街上。
一片光明,无限光明,遮蔽所有。
三道气息,挟着自身无敌的力量,或是磅礴的天地元气,冲撞到了一起。
风雪怒啸,墙倾檐破,沿街的屋宅尽数被震成废墟。
风雪渐静,大师兄和余帘已退至百丈之外的北街。
大师兄浑身是血,尤其是肩部那道剑创,显得格外恐怖。
余帘的身上没有伤,只是脸色有些苍白。
忽然间,有雨水落了下来。
二人的衣衫被打湿。
时已入冬,昨夜初雪。
今日长安城却落了一场雨。
这场雨很诡异。
不止时间诡异,而且雨势也很诡异。
这场雨在别的任何地方都没有落。
长安城别处依然是静雪如前。
只有朱雀大道南段,渐渐被打湿。
因为这场雨,并不是来自云中,而是来自空中。
那些被燃烧融化的雪,变成雨水落下,湿了长街。
余帘看着街道那头,觉得这场冬雨有些寒冷。
沿街房屋倒塌的烟尘,渐渐被雨水镇压。
观主的身影再次出现。
他把手中的剑柄扔进了街旁的雪堆里。
先前那一刻,他的道剑被大师兄的木棒敲碎了。
但除此之外,他没有受任何伤。
青衫已湿,可惜那不是血。
观主走在浅雪上。
走在风雨中。
他每一步都会在雪上踩出一个脚印。
从天空落下的雨水,在那个脚印里积出一片海洋。
那片小小的海洋很平静,像镜子一样反射着天空的画面。
长安城之上,那道如线的雪空,还在不停燃烧。

第一百五十八章 因为伤心,所以尽心

观主入长安。
面对书院的至强者和黄杨,他一眼敛灭佛珠上的心血之火,挥袖乱风雪破天魔境,伸手一召便有天启降下,一剑便破千年城墙。
街畔废墟处处,天空里的雪在燃烧,雨点在不停落下,所有的这些画面,都只证明了一件事情,那就是他的强大。
人间修行有五境,越过那道最高的门槛,是无数人梦想却永远无法抵达的彼岸,无数年来,修行界确认越过五境的人寥若星辰,其中任何一种境界,都已然是传说甚至是神话,比如天启境界。
然而今日在雪街上,观主挥手卷袖连施无量、寂灭、天启、无距这四种五境之上的神话境界,而且显得那般地随意轻松。
观主展现出来的层次,已经超出了西陵教典以及诸多修行典籍记载的范畴,超出了修行者最放肆想象的上缘,甚至显得那般地不真实。
落雨仍在持续,他向朱雀大道北方走去,神情宁静。
自天穹落下的那道磅礴力量,注入他的身躯内。
他每一步踩破积水,荡破天光,身上的气息便会愈发强大一分。
微寒的雨水在余帘的脸上滑落。
她看着从雨中走来的观主,说道:“传闻十八年前,你曾经登陆上岸,亲手把卫光明打落凡尘,除了他的光明神座之位。”
观主说道:“不错。”
余帘说道:“我当初并不相信你有能力把一个天启境界的强者强行打回原形,直到现在我才明白,你比传说中更加强大。”
观主缓步前行,说道:“强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,我比你强,比卫光明强,不代表我就强大,正如你比熊初墨强,也不代表真正的强大。”
余帘说道:“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强大?”
观主说道:“把相对变成绝对,那就是真正的强大。”
余帘问道:“比所有人都强,才是真正的强大?”
观主说道:“不错,如果天下无敌,自然便是真正的强大。”
余帘问道:“观主莫非以为自己已然天下无敌?”
“轲疯子死了,夫子走了。”
观主抬头望向落着雨水的天空,说道:“我只好天下无敌。”
他回答这个问题时情绪很平静,很沉稳,所以显得特别理所当然,仿佛在说谁家的菜做得最好吃这种事情。
余帘说道:“既然天下无敌,为何还要修行我大明宗的功法?观主乃是道门领袖,却问道于敌,难道不觉得羞耻?”
她说的自然是先前出拳时,看到过的观主变灰的双眸。
那就是脱胎于魔宗饕餮大法的灰眸。
观主说道:“世间万事万物,皆归昊天所有,何况如今。你应该明白,明宗祭的依然是昊天,我为何不能用之?”
长安城高空燃烧的雪,已经快要燃尽。
所以雪街上的雨,在此时渐渐小了。
观主此时走到了一道侧巷旁,巷口有井,井沿上积着的雪,极侥幸地避过了雨水的侵蚀,看上去洁白茸松,很是好看。
余帘直到此时,才松开手。
她一直抓着大师兄腰间的棉袄。
她与观主对话时,大师兄一直没有参与,因为他在不停咳嗽,不停流血,重伤之余的身体,显得那般孱弱。
余帘之所以一直抓着他,是因为她知道,如果自己松开手,师兄一定会冒着生命危险,强行进入无距与观主继续战斗。
现在她松开了手,是因为师兄得到了片刻休息的时间,更主要是因为观主已经走到了近处,胜负之间的生死已经来到眼前。
就在此时,街畔已经变成废墟的宅院里,忽然爬出了一个人。
那是一个年轻男人,戴着一顶草帽。
他自西陵狂奔而回,回长安,回书院。
数千里路的云和月、尘与土,让他变得瘦了很多。
他无法再被形容为胖乎乎,只能说是魁梧。
这大概便是所谓男人应有的形容。
在很多人看来,知守观观主已经是传说中的人物。
今日长安城的雨与雪,证明观主确实是个传说。
但传说中的人,依然还是人。
当他看到自己唯一的骨肉,坚定坚毅地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时,他说出的第一句话,和那些故事里的普通妇人没有任何区别。
观主说道:“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一个儿子?”
陈皮皮掀起倒在身前的一根木梁,走到街中央,双膝跪倒,声音微颤说道:“父亲,但我也是书院的学生。”
观主看着跪在雨中的儿子,说道:“你如此孱弱,有何资格选择立场?”
陈皮皮自幼便被认为是道门天才,也是晋入知命境最年轻的修行者,但此时街中的三人,境界实力都远在他之上,观主的说法并没有错。
他说道:“儿子总想试一试。”
观主的目光越过陈皮皮的头顶,落在街那头浑身鲜血的大师兄身上,说道:“就为了让你师兄能多休息片刻,值得吗?”
陈皮皮说道:“尽心而已。”
观主说道:“书院值得你尽心,道门不值得?”
陈皮皮没有回头看大师兄和三师姐。
但他知道大师兄经过七日最艰苦的追逐,以弱敌强,早已疲惫不堪,伤势颇重,三师姐现在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他沉默片刻后说道:“既然是尽心,当然要从心意出发。”
他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父亲的问题,却已经做出了回答。
正是心意让他破了知守观中的阵法,让大师兄可以轻松来去,也正是心意让他从西陵千里驰援而回,然后在街上与自己的父亲对峙。
观主脸上的情绪越来越平静,说道:“我可以不给你这个机会。”
陈皮皮说道:“请父亲赐儿子最后这个机会,我别无所求。”
观主说道:“尽完心意,便无二心?”
陈皮皮说道:“正是此意。”
观主说道:“很好。”
陈皮皮站起身来,抹去脸上的雨水和污水,然后缓缓举起双臂。
他的手指在微微颤抖。
因为他准备用天下溪神指,因为他的敌人是自己的父亲。
大师兄想要阻止这场战斗,因为他认为父子相残是很错误的事情。
余帘只用了一句话,便阻止了他的阻止:“如果书院要毁灭,你至少要给皮皮一次尽心的机会,不然他的后半生该如何度过?”
陈皮皮用书院不器意驭天下溪神指。
指气纵横于微雨之间,有如乳燕投林,顽皮渴望却难寻踪迹。
明明一指向东,天地气息却凝如锋刃,自西方斜斜刺来。
明明手指疾颤如风中劲草,指意却静柔清美如湖中莲叶。
陈皮皮上一次施出天下溪神指的时候,是在某个新年的某一天,那天桑桑抱着被褥,站在长安府衙的后花园外。
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次出手。
也是他最强的一次出手。
面对破雨而至的指意,观主的眼中流露出欣慰的神情。
这是他教给陈皮皮的。
他很满意,陈皮皮现在所展现出来的境界与能力。
所以他很欣慰,决定对陈皮皮不要过于严苛。
他伸出食指,虚点而出。
他决定不杀死自己的儿子。
只听得一阵风雨声,箫声,鼓声,嘈乱而作。
在街间纵横的指意,瞬间破碎成无数碎片。
噗噗数声闷响。
陈皮皮倒在了雨水里,浑身是血。
他的四肢关节,都被指意所伤,血洞森然,看上去极为凄惨。
观主用的,也是天下溪神指。
才是真正强大的天下溪神指。
陈皮皮无法动弹,像临刑前的男人般箕坐在雨水里,嚎啕大哭。
他哭得非常伤心。

第一百五十九章 知守

雨停了。
天上的雪也烧光了,不再继续落下。
街上一片安静,只能听到哭声。
陈皮皮就像是个受了委屈的孩子,坐在地面上放声大哭。
在父亲和师兄师姐面前,他就是个孩子。
他哭得如此伤心,原因很复杂,他的父亲和师兄师姐却很明白,因为在这种情况下,他除了哭还能做什么呢?
观主负手从他身旁走过,没有看他一眼,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。
大师兄感慨说道:“能哭出来也好,不至于郁郁。”
余帘却眉头微蹙,看着街那头说道:“我们还没死,书院还没亡,哭什么哭?”
观主正在缓步走来,来自昊天的力量灌注到他的身躯里,让他变得越发强大,但余帘说的也没错,她和大师兄终究还没死。
只要没死,这场雪街之战便没有结束,书院就依然存在。
书院必须把观主留在这条长街上,才能保住惊神阵的阵枢,保住这座长安城,但遗憾的是,大师兄真的很不擅长打架,只擅长别的。
洒落雪街的清光落在他朴实可亲的脸上和满是血迹的旧棉袄上,让他看上去就像是乡间刚刚杀完年猪的塾师。
事实上,在书院后山他一直都是老师。
无论琴棋书画还是阵道音律,那些在各自领域都拥有至高地位的师弟师妹,全部都是他的弟子,所以他在这些方面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能力。
看着缓步走来的观主,他就像教书先生遇到难题时,总习惯于用手里的粉笔当武器那样,自然也想起了这些年里自己时常接触的那些事物。
大师兄动念,便有风从城北呼啸而至,卷起街道上的残雪,拂动街道两旁的宅院废墟与垮塌的檐,拂动能够遇到的一切事物。
瓦片颤动发出低沉的撞击声,如石钟,有酒楼的破幡在寒风中飘舞,嘶啦作响,如断弦的琴,风从断垣缝隙里穿过,呜咽如箫。
这些残破的感伤的悲伤的声音,合在一起,便是一首如泣如诉的曲子,曲声并不悠扬,只是幽哀不尽来到了观主的身前。
观主停步望向街对面,神情微凝,出指。
大师兄伸手向街旁的巷坊,把城南无数道街巷,变成了棋枰之上的纵横棋路,他便是棋枰畔的弈道高手,瞬间把那道指意切割成无数碎片。
观主拂袖一卷,把那些纵横棋道卷乱,再出指。
大师兄松手把木棒扔到身前的湿街上。
他不通符道,所以没有继承惊神阵,但他能够运用这座阵里的天地气息。
当木棒落下时,那堵千年城墙没有再次出现在街上,只是发出啪的一声轻响。
朱雀大街上空的云层里,也随之发出一声轻响。
然后是巨响,无数声巨响。
无数道闪电,从云层里钻出,然后劈落长街,向观主的身体劈去。
这些闪电非常密集,威力无比巨大,即便观主用无距进入天地气息的空间夹层,也无法确保不会受到伤害。
观主的身形忽然变得淡渺起来,一道闪电劈中他原先站立的位置,烟尘弥漫,隐有焦糊味道,却劈了个空。
无数道闪电接连落下,观主的身影再次显现,然后消失,就像清渺淡然的云雾一般,在电闪雷鸣中不停飘掠,根本无法捕捉。
余帘从原地消失。
长街上再次响起蝉鸣,数千只数万只蝉的怒鸣。
风雪再起,其间隐着的怒蝉鸣啸,有如搏命的山虎。
数十道街巷的积雪,全部悬浮起来,向着朱雀大街里灌注。
街上的世界,变成了风雪的世界,很难看清楚里面的画面。
只能听到指意破空的声音,闪电斩落的声音,还有愈发凄厉的蝉鸣。
风雪如烟尘,长街是战场。
闪电与蝉鸣再如何强大,却依然无法压制住那些纵横其间的指意。
一指便是寂灭如深渊。
一指有如大海之无量。
指意纵横,能守世间一切,能敛世间一切。
电落渐缓,蝉鸣渐哀。
这道充满了自然恐怖威力的长街,对观主来说,仿佛闲庭。
他信步而出。
风雪渐静。
最后一片雪,自观主身侧飘过。
观主的左手断了三根手指。
鲜血正在向街面滴落。
他看了一眼断指处。
血渐止,断指处一片光滑,晶莹如玉。
他取出手帕,将手掌上沾着的血水擦净,然后将其放回怀中,望向街对面。
不知何时,余帘重新出现在街上。
她脸色苍白,虽然看不到明显的伤痕,但亦是受了极重的内伤。
大师兄浑身是血,疲惫不堪,摇摇欲坠。
胜负已分。
知守观是道门圣地。
这座道观的名称,来自于西陵教典里的一段真言。
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
陈皮皮的天下溪神指,亦是因此而得其名。
由此可以想见,这套指法在道门的无上地位。
在西陵教典那段真言里,还有这样几句话。
知其黑,守其白,为天下式。
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
这是昊天的世界。
能知世间一切,便能守世间一切。
无论是力量,还是本心。
这便是知守的真义。
观主的指意,不仅仅是天下溪神指,堪为天下式,为天下谷。
他多年前便迈过了那道门槛,真正地万法皆通,学贯道佛魔,实势之强更在莲生之上,堪称千年以来的道门最强者。
不幸的是,他和夫子、轲浩然二人生活在同一个年代,而那两个人则是万年难遇,所以他才被迫沉寂低调了这么多年。
现在的人间已经没有夫子,更早没有轲浩然,他便是人间最高崛的那座山峰,最强大的那个人,他便是天下无敌。
所以他的指,就是天下指。
风雪再起,只是这一次的风雪来自天地,不能杀人。
余帘看着风雪那头的观主,想着先前看到的那幕画面,脸上的情绪有些复杂。
大师兄借破宅之音,街巷之枰,雄城之威,暂时困住观主,然后她怒蝉勃发,眼看着便要击杀对方,却不料局势骤变。
观主目光落处,断指伤口顿时如玉。
她很清楚这是怎么回事。
这是魔宗的手段,虽然不是不朽,亦不远矣。
如果不是如此,她最后那片雪,一定能够把观主的身体切成两半,不会只削下了对方三根手指。
她看着这个普通的道人,想着那个普通的名字,神情渐肃——道门领袖把魔宗功法修行得比自己这个宗主还要强大,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?
“这是昊天的世界,我遵循昊天的规则,于是所有昊天的规则便能为我所用,除非你们现在拥有了挑战昊天的能力,不然永远不可能战胜我。”
观主看着风雪对面的二人,平静说道:“你们二人能够给我带来如此多的麻烦,已经超出我的想象,甚至让我觉得有些佩服。”
“李慢慢,如果你不是愚蠢到在这七天时间内消耗太多,如果你不是愚蠢到前面数十年都不想学打架,或许你可以尝试一直拖着我。”
“林雾,如果数日前你没有与熊初墨战上一场,或许今日雪街之上,你真能找到一些机会来杀死我,虽然那个可能性依然不大。”
观主看着余帘说道:“自千年前那个叛徒以来,你应该是魔宗最强的一代宗主,修二十三年蝉融天魔境,竟让你真的开辟了自己的世界。然而很遗憾的是,你遇到的对手是我,就如同我本是千年以来道门的最强者,却遇到了你的老师。”
大师兄说道:“直到观主入长安,我才知道原来您也一直在等着时间流逝,因为惊神阵没有办法修复,这时候正是阵力最弱的时候,我确实不应该与您虚耗这七天时间。但在这七天里,我也学到了一些事情。”
观主问道:“什么事情?”
大师兄说道:“我现在能够追上您。”
观主说道:“前些天是我在追你,现在你要追我,意义何在?”
大师兄说道:“只要能够追上您,那么便有一起离开的机会。”
观主说道:“我明白你的意思,遗憾的是现在你受了很重的伤,所以你很难再追上我,而且最关键的是,你没有力量。”
他看着这对书院的师兄妹,说道:“现在想来,我对夫子的敬佩愈发深重,居然能够教出你们这一对师兄妹。如果你们两个人是一个人,我还确实不是你们的对手,于我而言幸运的是,你们两个人终究没有办法变成一个人。”
余帘说道:“我想尝试一下能不能用两条命换你一条命。”
观主说道:“你虽说修行二十三年蝉变了女身,又在夫子座前学习多年,但终究是魔宗宗主,说这种慷慨激昂,实在可笑。”
余帘说道:“这和慷慨激昂无关,只和高兴有关,老师一直教育我,活着就是为了寻找快乐平静,如果能够杀死你,我一定非常快乐。”
观主平静说道:“有理,所以我不会给你们这种机会。”
即便是天下无敌的他,也不愿意在胜局已定的情况下,和书院这两名强者以生死相见,因为生死之前有无数种可能。
他进长安城,不是为了杀人,而是为了毁阵。
只要能够毁掉惊神阵,这场大戏便将落下帷幕。
风雪中,蝉鸣骤起然后渐敛。
观主的身形消失在风雪中。
惊神阵受损,书院二人重伤,再也没有谁能够阻止他。

第一百六十章 此路不通

大师兄微微摇晃,欲坠又似欲行,旧棉袄上顿时渗出了更多的血。便在此时,余帘伸出手勾住他腰间的衣带,摇了摇头。
“他说的对。”余帘说道:“就算你此时拼命追上他,我没有办法追上他,依然没有意义,你就算想要和他一起离开长安,都做不到。”
大师兄疲惫说道:“那该如何办?”
余帘说道:“既然追不上,就只有等着他被人拦下来。”
大师兄说道:“现在还有谁能拦住观主?”
余帘说道:“长安城。”
大师兄望向朱雀大街上方空中的云缝,说道:“城已经破了。”
“只是破了一道口子。”
余帘说道:“当这道口子被缝好,我们再一起来。”
大师兄说道:“让小师弟承担这么重的压力,不妥。”
余帘说道:“虽然他现在还很弱小,但老师既然把这座城交给了他,这座城便是他的,那这就是他应该承担的压力。”
大师兄说道:“那我们就等着?”
“歇着。”
余帘松开大师兄的衣带,挽着他的胳膊。扶着他向道旁走去。陈皮皮蹲在街畔的瓦砾堆上,两眼红肿如西陵上的烂桃。
余帘说道:“还不过来扶着?”
陈皮皮赶紧擦掉脸上的泪水,上来侍候。
街道两旁尽是废墟,有座银楼修的坚固,只垮了一半,还留了些残檐可以遮雪蔽雨,三人坐在檐下等着最后的结局……冬日蝉鸣渐哀渐静。晨雪复起,随风而舞,干冽的雪花落在街面。便被寒风吹拂乱动,笔直的朱雀大道上似有无数盐花在滚动。
漫天风雪中,观主的身影渺渺若飞鸿。又像是一片不起眼的雪花,但长安城毕竟是夫子留下的惊神阵,很快便捕捉到了他的踪迹。
东城三百六十五道街巷里的无数宅落,无数青砖青石,都感觉到了观主的到来,一道古老悠远的气息从砖缝青苔积雪里散发而出。
西城五片湖泊也感应到了长安城来了敌人,被冰雪覆盖的湖面微微震动起来,湖水深处的石块间开始有热泉涌出。
当长安城墙上的薄雪如幕布落下时,这座雄城便感知到了敌人的到来,这是千年以来。它遇到的最强大的一个敌人。
无数的气息起于皇宫,起于官衙,起于民宅,起于湖山井树间,雄城上空的天地气息骤然发生了极为剧烈的变化。低沉的雪云滚动不安,把朱雀大道上空那道云缝瞬间覆盖,完美地屏蔽了自天穹投下的那道磅礴力量。
观主抬头看了一眼天,确认天启再次被阻,然后他望向长安城的四面八方,感知到了那些气息里所蕴藏的恐怖威力。
但他的神情依旧平静。继续北行。
因为他走在朱雀大道上,走在这座城的破损处。
朱雀大道上的积雪早已被吹拂到两旁,积成膝高的雪堆,就像是燕国旧时抵御东荒的千里城墙,街道中央的朱雀绘像非常清楚。
观主从朱雀绘像旁走过。
朱雀忽然睁开了眼睛,眼眸灵动而暴戾,似要变成活物。
观主转头望向朱雀绘像,说道:“孽畜。”
朱雀绘像的眼睛里,流露出挣扎的情绪,最终因为恐惧而黯然。
朱雀绘像是惊神阵里的杀伐神符,威力等同于知命境巅峰的全力一击,即便越过五境门槛的修行者,或者柳白都会对它有所忌惮。
观主却只是神情漠然地说了一句话。
朱雀便自黯然无神。
长安城这座阵如一道铁幕,在人间遮天千年,即便观主是千年以来道门的最强者,也不可能凭借自已的力量,撕开这道铁幕。
但任何事情只要时间足够长久,便能积累起来足够强大的力量,道门用了千年时间,终于在这道铁幕上撕开了一道口子。
观主继续前行,飘然若仙。
沿街的民宅都大门紧闭,有人从门缝里看着街上的动静,看着那个像神仙般的青衣道人,那些人的眼睛里流露出恐惧和绝望的情绪。
从清晨开始,长安城万钟齐鸣,天雪燃烧,城中的所有人都知道正在发生什么,只是面对着这种越五境的战斗,世俗的力量没有任何意义。
近了北城。
街畔骤然开阔,一大片覆着薄雪的草甸,让那十余幢小楼和冬林,平添了几分幽静的感觉,那处正是大唐的军部。
如果是普通的战争,覆雪草甸后方的大唐军部,绝对是敌人最想要毁灭的地方。
但观主看都没有看一眼。
他静静看着北方的那片建筑。
那片巍峨壮观的皇城。
他的目的地是皇宫里的那幢小楼。
他要毁掉小楼地底的惊神阵眼。
能做到这件事情的,只有他。
观主抬步,准备继续前行。
忽然,他的脚步落回原处。
他看着身前的风雪,微微挑眉。
风雪骤起,然后渐凝,形成两道痕迹。
观主的神情渐渐凝重。
那两道风雪凝成的痕迹很奇妙,悬停在空中,不散不坠。
就像是有人在空中写了两道笔画。
不是墨字,是雪字……宁缺在雁鸣湖畔静思一夜,早已醒来。
醒来时,他的衣衫和四周的湖山,已被初雪覆盖,白茫茫一片。
他起身,雪簌簌落下。
他站在崖畔看雪湖。
他手中握着阵眼杵,看着雪湖,便看着这座长安城。
他看到长安城南落雪如幕。
他看到天穹上雪花燃烧如火。
他看到冬日的雨街。
他看到青衣道人飘然若仙,须臾将至皇城。
他忽然把手伸到肩后,握住寒冷的刀柄抽出。
然后斩下。
朴刀随意而斩,嗤嗤两声。
雪湖之上出现了两道清晰的刀痕。
下一刻,那两道刀痕,瞬间从雪湖上消失。
于天地间遁走,不知所踪……他在雪湖上斩出的两道刀痕,来到了朱雀大道上。
来到了观主的身前。
观主神情凝重。
停下了脚步……两道刀痕,一撇一捺。
构成一个简单而凌厉的字。
是为:“乂”
形似刀剑相交。
意指割草无声。
还有一个连小孩都能看懂的意思。
——此路不通……